企业强烈反映的“注销难”问题,如今在上海被“破题”。今天,上海注销企业“一窗通”网上平台正式上线,通过流程再造和政府部门数据对接,压缩了注销企业的办理时间,减少了重复提交材料的次数,成为上海深化“放管服”的又一举措。记者获悉,该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是首次设计和使用。 “串联”变“并联” 注销时间短 原先注销一家企业,涉及的部门特别多。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企业注册部门负责人钟嘉为记者算了一笔账:“若要注册企业,企业要跑市场监管、税务、人社、银行、海关等部门,若是外资企业,还涉及到商务部门。”各部门所需文件繁多,时间流程很长,哪怕在最顺利的情况下,从受理到办结也需约45个工作日,加上法定的45天公示期,总体需耗时约3个月。 而如今,“一窗通”网上平台可以变“串联”为“并联”,光注销时间就可节省三分之一左右。平台还打通了各部门的注销业务,企业填报注销申请信息后,平台同步推送各部门并“并联”预审办理。平台还可预约银行账户撤销,企业能在网上预约办理多个商业银行,缩短注销银行账户的时间。
数据对接共享 企业少跑路 同时,通过平台的信息互通共享,各部门可从平台获取企业信息和部门办理结果,从而简化数据填报和材料提交要求。比如,海关、人社可以利用注销平台,通过数据校验和信息共享实现网上办理;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实现各类申请文书材料的自动生成;税务等部门可以实现预审并出具个性化的“诊断书”,告知企业是否符合税务免办或即办条件,减少和简化材料提交的数量和要求……平台还提供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免费发布注销公告的功能,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成本。 对此,长阳创谷园区总经理助理侯伊磊深有感触:“原先我们注销企业要先备案,成立清算组,登报公示,再去工商部门开始注销流程。而现在网上办理之后,可以等公示期结束后再去工商部门。时间也缩短不少,以前总要两三个月,现在50天左右就注销了。” 涵盖所有企业 促进新陈代谢 不过,注销企业也不是追求“越快越好”,为确保债权人的合法权益,关键的注销流程“一个也不能少”。钟嘉表示,各部门原先对材料的要求并未改变,退出过程中需要审核的条件也不变。比如,平台上有税务预审的功能,以核实企业是否处于“非正常户”的状态。
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陈学军表示,本次改革市场监管部门梳理了10多种类型的企业,目前注销“一窗通”平台可涵盖所有类型的企业。“我们希望可形成共性的制度,并形成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举措,使所有的企业注销难都能得到解决。让企业不要跑那么多部门,不要递交或重复递交材料,而是通过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对接,让注销企业更高效和便利,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新陈代谢。” 陈学军还透露,“放管服”激发了市场活力。2018年,上海新设企业32万户,每个工作日平均新增企业1326户,反映出市场定位活力和企业的热情。 |